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是我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经过八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舰船及海洋工程机电装备人才培养的教学与科研基地,在船舶行业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国家培养机械工程领域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现有教职工82人,教授10人,副教授3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6.3%,高级职称教师占62.5%。拥有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1人,江苏省 “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9人。此外,还拥双聘院士1名,外聘国家级人才3名、国外专家3名,江苏省产业教授4名,企业兼职硕导19名。目前已形成了一支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好、专业配套齐全、实践经验丰富、梯队结构合理的教学与科研队伍,造就了一批以博士为主的思想活跃、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科研骨干,科研氛围好,工作作风严谨,能够发挥群体优势和开展高水平项目研究工作。

 学院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和“工业设计”三个本科专业;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在校本科生近1000人,硕士研究生230余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机械工程学科入选“十三五”省重点(培育)学科,“机械类”专业入选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拥有1个江苏省特色专业、1个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还拥有江苏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级平台1个,拥有江苏省中小企业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乌(江苏)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跨国技术转移中心、江苏高校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船舶机械装备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江苏省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平台5个,以及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16个;机械工程学科在2015年江苏省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评估中,获得了优秀等级(91.02分,江苏6个同类参评学科排名第一),专家组一致认为本学科具有船舶、海工、军工特色。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海工装备数字化设计理论与方法、船用设备先进制造技术及系统集成、船舶装备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技术、精密微加工工艺与绿色可持续制造技术、复杂设备机械系统动力学及控制等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舰船武器装备、现代集成制造等军品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机械、电子、自动控制等民用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具备承担机械工程领域中重大应用基础研究、新概念和新技术创新、国防基础研究和型号研制中关键技术攻关等能力。近五年,主持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及重要企业委托项目73项,累计到款6245万元。获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参与)、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其他成果奖21项;授权发明专利71件,实现成果转化及应用10余项;发表SCI/EI论文83篇,撰写专著6部、教材12部。学院对外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已派出一批骨干教师前往英、美、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与合作研究。

 学院围绕“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等,满足企业对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学院下设工程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等6个教研室以及机械工程、数字化技术研究、工业设计等3个实验中心。实验室中心总约面积3900平方米,拥有数控车削中心、动态数据采集系统、船舶运动模拟器主动波浪补偿装置等仪器设备(系统),以及AUTOCAD、ABAQUS、ADAMS等应用软件总值3800万元,为学生的教学实验和创新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

 学院秉承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挑战杯”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各类省部级竞赛奖50余项。近5年,学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为社会、企业在职培养各类人才1800人,其中,学历教育1500余名,工程硕士近300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土,为企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获江苏省教学成果(高等教育类)二等奖1项、江苏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江苏省优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3个、“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其它荣誉及成果奖19项。


学校网站